辽宁烟草商业稳定零售户就业见闻
发布时间:2019-07-03 13:34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

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的铁西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更加著名的名字是“东方鲁尔”,中国的第一枚国徽、第一辆拖拉机、第一台内燃机……都在这里诞生;第一机床厂、重型机械厂、鼓风机厂、东北制药厂……均为全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厂子效益好,工人福利也特别好,如果有谁家人在铁西的工厂上班,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说一声是‘厂子里的’,上公共汽车都不用给钱。”今年已经63岁的杨淑云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倍感自豪。作为土生土长的铁西人、沈阳市重型机械厂“子弟”,跟当时所有的孩子一样,杨淑云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后一定也会进入厂里工作,端上“铁饭碗”,和祖辈、父辈一样,按部就班地迎来美好人生。

但巨变来得猝不及防。1992年,刚刚35岁、在重型机械厂担任仓库保管员的杨淑云,与丈夫高晓峰一同下岗了。而也正是这样的一次巨变,让她实现了从端“铁饭碗”向端“金饭碗”的转变。

实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正是经营卷烟。作为国家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行业是国家财税的重要来源,经营卷烟同样是稳定就业的重要渠道。在辽宁省内,类似于杨淑云的卷烟零售户还有很多很多,通过经营卷烟,这些零售户实现了就业,更能保障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在广大零售户群体心中,经营卷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对零售户自身、家庭有何重要意义?烟草行业的服务指导,又能否让其真正端上“金饭碗”?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辽宁省部分地区卷烟市场,去了解零售户心目中的卷烟经营。

“稳定、简单、保底儿”

“现在我这个小店一个月起码能有3000多元的利润,相当于一个‘壮劳力’的工资了。”谈起现在的经营,杨淑云非常满意。

但在刚刚下岗时,杨淑云却并未对经营卷烟这样的“小买卖”如此上心。当时杨淑云两口子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干“大生意”!从繁华一时的沈阳五爱街批发市场进货后,就在家门口的农贸市场摆摊卖服装。“当时下岗的人海了去了,卖菜的做小买卖的,反正都得研究点事儿。”杨淑云回忆道。

但期待的“大生意”,却并没有做起来!一直在厂里闷头干活的杨家几代人都没有“经营”的概念,对于服装生意中必须注意的款式、尺码、备货等等更是“一窍不通”,不到一年“大生意”就黄了。杨淑云对记者介绍说:“后来想明白了,咱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还是踏实做小买卖吧。”

就这样,杨淑云夫妻经营的小娃娃乐民便利店开张了,从1994年一直到今天,这个营业面积并不算很大、开在下岗工人聚集的“工人新村”中的小店,成为了杨家两代人的生计来源。

杨淑云夫妻下岗近10年后,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零售户倪国也加入了“下岗大军”。阜新市也曾有着辉煌的历史,“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有4个能源项目建在阜新,但从1991年开始,阜新的矿产资源变得严重枯竭,2001年后,东梁矿、海州矿等重点煤矿相继破产……

刚下岗时,倪国也曾对开食杂店、卖菜等小生意“嗤之以鼻”,和一同下岗的亲戚开了当时在阜新还不常见的私人理发店。但由于剪发技术并不熟练,也不懂得经营,“钱没赚到,手还被自己剪得全是口子,没多久就‘黄了’。”

2002年左右,将自家的一楼住宅收拾出来两间,再“照猫画虎”地备齐卷烟、啤酒、小零食、日用品等货源后,倪国夫妻俩的小本生意正式开张了。与之相类似,记者走访的沈阳、阜新平均年龄在45至60岁的众多零售户,都是在经历国企下岗风潮后,开始了经营卷烟的生意。

“在当前阜新卷烟业态中,类似倪国夫妻经营的‘食杂店’占比高达92%,通过卷烟经营,极大促进了下岗群体的重新就业。” 阜新市局(公司)局长(经理)张明分析,“相比其他营生,经营卷烟要求的门槛很低,不需要‘精通’经营,对个人技术没什么太高要求,也不太占用资金,对于缺乏一技之长和年龄优势的群体较为合适。只要能经营卷烟,就能端上‘饭碗’,也基本就能保证一家的正常生活。”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广大零售户的认同。这一代下岗工人,内心中都有一种“自食其力”的奋斗信念,又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经营卷烟可以实现“在家就业”,更能通过自己的辛勤经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而对那些身有残疾、生活更为艰难的群体,经营卷烟,更是其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生计。在沈阳市铁西区经营着梅子便利店的零售户左淑梅,与其丈夫均身患残疾,在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夫妻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低保收入,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吃药了就吃不上饭,吃饭了就不能吃药,要不靠卖烟有点积蓄就更不行了。就我们这身体情况,也的确卖不了多少烟,但是哪怕只能赚一块钱,也是我的救命钱。”左淑梅有些激动地对记者说,“这些年烟草公司从没有放弃我,客户经理经常来指导经营,‘逢年过节’还来慰问我。”

“重要、轻巧、省事儿”

虽然通过经营卷烟,不少曾经的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但在近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减缓的辽宁省,经营卷烟究竟能给零售户带来多少利润呢?

“我这店还算不错的,偶尔能卖点每包20元以上的烟,但畅销的都是‘小烟’。” 在阜新市海州区经营飞潢腾达超市的零售户付丽华对记者说,“月平均收入不到2000元,能舍得花什么钱……”

“小烟”,是辽宁省内人们对售价较低卷烟的统称。虽说起话来有点“泄气”,但对于经营卷烟,付丽华却非常积极,2019年春节后,她自费4000多元从广东定制了一套烟柜,用于提升自身的经营形象。“现在天热了还能卖点冷饮、啤酒,到了冬天就全‘指着’烟了,其他东西更不行!”

在付丽华看来,其他商品“不行”的原因,是由于“大卖场”等大型商超业态的兴盛——种类全、品牌多,进货价格也比“单打独斗”的小商店低廉。“人家有‘资本’低价促销,还时不时给点免费鸡蛋啥的。像我店附近小区住的基本都是像我们这样的下岗职工,现在都靠着低保生活,一个月也就1000多块钱,肯定哪儿便宜去哪儿买啊!而且每天‘大卖场’都有免费的班车,买东西管接管送,现在院里这些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去一趟买够一个月吃的用的。”

而近些年兴起的“网购”,更是对经营着普通小超市、食杂店的卷烟零售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冲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没有店租、请工负担,商品多样、价格低廉且可以送货上门的“网购”,已成为许多人首选的购物方式。

“米面粮油、零食饮料、服装鞋帽……就没有不能在网上买的。眼瞅着要到‘618’了,大家网购起来更‘疯狂’。”平时帮街坊邻居“代收”快递的杨淑云有些侥幸,“现在我们两口子还经常说呢,当初幸好服装没卖起来,要是干服装店,那早得‘黄’了。”

经营卷烟的优势,也在新型零售模式的“冲击”下得以体现——国家明令禁止网络销售,价格统一透明,又时常需要购买。与付丽华类似,辽宁省内不少零售户的整店经营中,卷烟所占利润的比重都经历了从“无足轻重”到“半壁江山”再到“绝对依靠”的蜕变。

久而久之,不少年龄偏大的零售户,已经对经营其他商品兴趣寥寥。倪国就坦言:“我们两口子都6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别说搬米面粮油这些‘大件’了,就是拿瓶水对我们都是负担,还是经营卷烟‘轻巧’。”

除去客户自身经营方便外,较低的利润水平也让不少零售户对其他百货有了“抵触情绪”:几乎所有日用品、食品都是微利经营。进货、盘货、送货,还得时刻关注保质期。“卖一箱12瓶的啤酒才赚一元钱”和“坐着就能卖烟”的现实,让广大零售户更是对经营卷烟推崇备至。

付丽华就坦言:“咱改变不了大环境,只能适应大环境。现在经营卷烟就是咱家的‘铁饭碗’,我得尽可能按客户经理指导,提升店面形象和自己的品牌推介水平,卖好卷烟。而且卖烟能带动人气,多少也能促进其他商品的销售。”

“价稳、贴心、服务好”

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零售户经营重心的偏移,都令辽宁烟草商业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经营卷烟关乎千千万万家零售户的米缸钱袋,辽宁烟草商业系统一定要在国家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为广大零售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助力其盈利水平不断提升,让其真正通过经营卷烟端上自主经营的‘金饭碗’。”辽宁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卓俭华对此深有感触。

稳价生金,砸价归零,稳定卷烟零售价格,是提升零售户群体盈利水平的关键举措。不可否认,执行提税顺价政策后一段时期内,辽宁地区卷烟市场的确存在价格不到位、条价偏低等问题,零售户盈利受到影响……“毕竟来的都是老邻居、老熟人,我追着人家要‘五角钱’磕碜、太伤感情了!”倪国对记者介绍。

怕“磕碜”的背后,实际上是因为零售户普遍怕“五角钱”而丧失熟客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辽宁省局(公司)一方面严格落实行业整体调控策略,通过精准投放达到市场供求平衡,大力推进现代零售终端和自律互助小组建设,稳定卷烟零售价格,零售户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重拳打击违法违规大户,经营秩序持续好转,通过加强宣传、经营指导等手段,实现明码实价、规范经营,卷烟市场得以保持良好状态。

“还怕不怕因‘明码实价’造成消费者流失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倪国忙摆手:“不怕不怕,烟草公司货源控制得好,市场上货源就那么多,有人要乐意‘砸价’,那他就卖前四天、我卖后三天,我按指导价照样卖得出去。而且现在‘明码实价’的店越来越多,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我卖一条烟怎么也能赚出一包烟的利润。”

在稳定零售价格、确保客户盈利水平的同时,指导零售户合理备货,同样是为零售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应有之义。每年4月和9月,在阜新市矿山公园举办的阜新车展,是阜新每年为数不多、能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大型活动,也能极大拉动当地卷烟零售户的经营。每到这一时期,紧靠阜新矿山公园经营着淼鑫超市的零售户宋丽,都会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抓紧备货,并相应调整营业时间。

“车展时20多元一包的‘玉溪’、30多元一包的‘人民大会堂(软)’都走得特别快,平时我主要卖‘小烟’,每包8块钱就封顶了,要是没有客户经理的指导,我肯定抓不住这种销售机会。”宋丽坦言,“卖其他商品,经销商都只关心你要不要进货,谁会管你怎么卖,问你究竟卖得好不好!只有咱烟草的客户经理最贴心、最负责!”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几年来,辽宁烟草商业系统还积极落实 “放管服”改革要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工作效率,并开通了微信办证、网上办证端口,让新办证客户“最多跑一次”。而对于处在偏远地区、老弱病残的客户,无论是申办新证还是许可证延续,都会有专人上门办理、服务。

经营卷烟,让许多零售户实现了在家就业,端上了“金饭碗”

从普通饭碗到“铁饭碗”再到如今的“金饭碗”,通过经营卷烟,一名名零售户实现在家就业,一个个家庭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随着销售价格更加稳定、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客户盈利水平稳步提升,辽宁卷烟市场客我关系也愈发融洽。“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着眼未来,辽宁烟草商业系统将在国家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提升零售户经营环境、经营能力、盈利水平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水平,为稳定就业渠道作出更大贡献。” 卓俭华满怀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