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卷烟厂厂区。四川中烟供图
创新引领,转型发展。长城优品生活馆是四川中烟由传统卷烟制造商向优品生活服务商蝶变的例证。
铭记历史,谋变突围。四川中烟企业文化品牌展厅展示的百年川烟历史,激励着每一名川烟人奋勇争先。
中国著名设计大师、“宽窄”系列包装原创设计师万宇(前左二)现场参观“宽窄”系列成品。
蚌埠市科达电器有限公司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不变的是,一代代川烟人对创新的探索、对品质的追求。图为在中国雪茄博物馆,参观人员在了解川烟历史。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回望过往,解放思想、创新驱动是四川烟草工业企业百年发展的关键词。改革、创新、发展早已成为川烟基因,推动着川烟工业在改革大潮中奋楫争先,不断开启新征程。
从益川工业社,筚路蓝缕,到改革开放,到抗震救灾、助力脱贫,到改革重组、搏击市场,再到品牌再度崛起……川烟工业饱经风霜,却始终步履稳健,肩负着烟草强省的经济责任、雪茄破题的行业责任和精准扶贫的政治责任,不断推动川烟工业在传承中发展壮大。
打造出国内首款融入哲学思维的卷烟产品;搭建开放式“无边界”式创新平台……成立三年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不断突破自我,改革创新,在产业链条上已经成为实现卷烟、雪茄、新型烟草制品三足鼎立的企业,以优质产品树立了“新川烟、新形象、新口味”的全新形象。
传承发展,在宽窄间求索奋进
今年5月12日,在四川成都长城优品生活馆,四位雪茄卷制大师现场卷制雪茄,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匠心卷制出来的雪茄产品,引起现场嘉宾纷纷抢拍……这是“浩月长春——‘长城’雪茄四大国手全国巡展”成都站的活动现场。该活动在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城市刮起了一股“长城”雪茄风。
“浩月长春”分别指刘浩、李秋月、刘长勇和刘万春。他们是目前国内手工雪茄卷制的代表性人物,分别是被誉为“中国雪茄四大国手”的“132”小组成员范国荣、黄炳福、刘宗贵、姜跃荣四位卷制大师的嫡传弟子,有着丰富的卷制经验和精湛的卷制技术。
正是凭借着匠心技艺的代代传承,川烟工业百年薪火相传。从王叔言在作坊的钻研,到“132”小组不舍昼夜地雕琢;从实业报国的初衷,到烟草强省的担当……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不变的是,一代代川烟人对创新的探索、对品质的追求。
1918年,王叔言在什邡成立益川工业社,翻开了中国雪茄由作坊式生产转变为企业化生产的新篇章。据《四川省烟草志》载,至20世纪40年代,四川年产雪茄1.4万箱,占全国雪茄总量的95%;卷烟年产3000箱,居全国前三。
1950年,绵阳烟厂成立;1951年,川西什邡县公营益川烟厂成立;1952年,地方国营成都烟厂成立。
1964年秋,川烟雪茄迎来又一个转折点。年逾八旬的黄炳福至今还记得,当时他们接到通知,让他们带上最好的烟叶,完成定制任务。随后,他们远赴北京成立定制生产小组,一段“132”的历史就此开启了中国雪茄高端定制的先河。
改革开放后,川烟工业激流勇进,成为四川工业的优秀代表。民族工业示范窗口——西昌卷烟厂,卷烟材料创新企业——四川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相继诞生。
悠久历史、传统工艺,融合现代科技、市场需求,川烟工业发展捷报频传。自1979年起,“长城”雪茄先后获评“四川省名牌产品”“中国雪茄最具影响力品牌”“亚洲最具影响力雪茄品牌”,还多次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展销,捧回大马士革国际金奖、巴拿马银奖。川烟品牌“娇子”迅速跻身全国36个名优卷烟品牌,进入全国百牌号和行业“双十五”品牌目录。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川烟工业损失巨大,烟草行业举全行业之力扶持川烟工业发展,“娇子”品牌从四川走向全国,为川烟工业改革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灾后,什邡市易地重建了亚洲最大的雪茄生产基地——长城雪茄烟厂,近年来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持续巩固了“长城”雪茄在国产雪茄中的领先优势。今年上半年,“长城”雪茄产销量均居国内首位,标准雪茄销售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
易地重建的四川中烟绵阳卷烟厂,拥有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和现代化的卷烟生产设备。通过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过程质量,绵阳卷烟厂实现了从生产合格品向生产优质品的转变。2017年,绵阳卷烟厂11项对标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基于四川中烟在特种滤棒和新型烟草领域的创新引领,2017年以来,三联公司获批成为“烟草行业特种滤棒工程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川省新型烟草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行业提供了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应用的示范。
匠心传工艺,专注创优品。历经精心筹备、规划和建设,今年11月8日,什邡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启动仪式、四川中烟膨胀烟丝生产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开工仪式和三联公司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落成仪式实现三地异地直播,拉开了川烟工业百年华诞活动的大幕。装备技术的升级改造,必将为四川中烟提升产品质量、改革创新增添新动力。
思想解放,打造优品生活服务商
今年4月8日,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一家集雪茄、咖啡、轻食、书籍等于一身的长城优品生活馆(中海国际店)开张营业。目前,成都已有3家长城优品生活馆开门迎客,这是四川中烟由传统卷烟制造商向优品生活服务商全面蝶变的例证。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产品+服务+体验”为一体的烟草新零售模式;能够感受到四川中烟全力打造出的“宽窄”系列产品“好抽、好看、好玩、好卖”的特色;可以体验“长城”雪茄,体验新型烟草制品……长城优品生活馆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享受优质高端产品和服务的场所,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方式。
打造优品生活服务商,是四川中烟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美好生活目标的具体实践。自2015年挂牌成立,四川中烟始终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多样化需求,努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方向的明晰,发展思路的明确,源于四川中烟人思想解放、改革创新,为企业谋变突围凝聚起的思想动力。成立之初,面临高端品牌剥离、计划资源闲置、税利严重倒挂、盈利能力低等一系列现实困难,四川中烟党组意识到,只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谋变突围,走出发展困境。
成立以来,四川中烟创新性地开展了党组中心组学习暨干部“双月读书会”活动,利用理论学习、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等学习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拓展思维眼界,通过交流意见、碰撞思想,以思想大解放、大讨论破解工作难题,推进科学决策。
围绕“抓关键少数”“实干成就梦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抓重点、树标杆,推进四川中烟高质量发展”“推动品质革命”等学习主题,四川中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视野,深入思考四川中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
也正是源于思想解放、思路开拓,四川中烟打造出国内首款融入哲学思维的卷烟产品——“宽窄”系列。它既借鉴了老成都宽窄巷子的建筑、人文风格,又充分融合了宽窄文化和哲学理念,用哲学和文化为品牌赋能,让品牌带动哲学文化的普及,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与精神有机结合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不仅会考虑产品的功效和质量,也会考量产品的文化品味。卷烟产品的成长需要品质、文化等多种支撑,文化内涵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提升品牌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四川中烟相关负责人介绍,“宽窄”系列,融合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兼容并蓄、张弛有度、豁达从容、顺势而为的生活态度,通过多项国内首创的技术,成功打造了一张饱含匠心、蕴含哲思的四川名片。
也正是因为思想解放、创新发展,四川中烟新型烟草制品中心以加热不燃烧制品为突破口,以鼻烟与特种滤棒跨界研发的“宽窄·益德成秀爽”为无烟气制品创新典范,以中式烟斗丝、烟斗及衍生产品为特色,以特色电子烟油等为储备,全面开展新型烟草制品开发。目前,四川中烟的加热不燃烧制品的出口量居行业出口量的首位,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如‘宽窄·益德成秀爽’,就是以有着300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鼻烟与特种滤棒结合的跨界产品,集合了诸多核心技术,是全球首款集把玩、创意等于一身的特色非烟制品。”三联公司负责人介绍。
上下同欲者胜。四川中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发展,激起“一池活水”,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全企业征集企业发展、产品设计的“金点子”,鼓励员工发扬工匠精神,打造一流产品品质,为企业谋变突围、品牌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驱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百年川烟烟标年代秀”“《宽窄吟》歌舞表演”……一个个精彩节目引发了点击高潮。11月8日,“川烟工业百年华诞暨优品生活发展论坛”网络分会场推送视频直播,累积观看量达1031.4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59.6万。
2018年,四川中烟创新性地开展“互联网+”,围绕“宽窄味·中国年”、“宽窄味·共团圆”、“宽窄味·逍遥游”、2018世界杯“行走宽窄之间”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直播活动,更好地传播百年川烟文化,展示川烟品牌发展历程。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成立三年来,四川中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美好生活目标,将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研基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奋力推动企业从传统卷烟制造商向优品生活服务商全面转型,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立以来,四川中烟制定印发了《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率先在企业内部推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按照“充分授权、独立运行、单独核算、接受监督”的原则,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创新活动集中,在构建高效、顺畅、协调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为了让科技人员有更多成就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推动科技人员注重创新成果转化,四川中烟完善了“以绩效论英雄”的成果激励机制,进一步突出成果产出、突出成果转化。不仅如此,四川中烟还制定下发文件,明确首席专家、高级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待遇,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依托技术中心与三联公司,四川中烟全力打造“无边界”开放式科技创新大平台。同时,四川中烟还搭建开放式产学研用研发平台,与江南大学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创建院士工作站,与郑州烟草研究院、五粮液集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产品研发储备技术力量。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四川中烟搭建了开放式产品项目制研发机制,建立以市场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的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动态组合的产品项目组,使研发出来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一经上市即获得市场认可。
创新一子落,满盘棋局活。近年来,四川中烟围绕“润甜香”的增香保润技术、调香技术、工艺加工技术、新型烟草研发技术和“宽窄”系列包装设计技术等,大力开展创新活动,共获得授权专利347件,让“润甜香”品类构建真正体现出有支撑、成体系、能感知。其中,发明专利138件、实用新型专利178件、外观设计专利28件、国际专利3件。
创新成果的涌现,推动着四川中烟创新产品设计水平、制造水平、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出了更高质量、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供给,赋予川烟产品更加鲜明的特色优势,不断满足细分市场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今年以来,创新产品对川烟工业销量增量贡献率达300%以上,对销售额增量贡献率达到90%以上。
通过创新,四川中烟在重要领域奋力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转变;通过创新,四川中烟完成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转变;通过创新,四川中烟构建了引领发展的创新平台,打造了高档品牌,夯实了百年基业,走出了一条可圈可点的发展之路。
眺望未来,四川中烟将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认真履行精准扶贫的政治责任、烟草强省的经济责任、雪茄破题的行业责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